我国车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2016-10-09 行业新闻 8918

 

9月23日,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的30多位业界专家齐聚中国工程院,为我国车联网产业“把脉”。据相关机构调研预测,未来3年,我国车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然而,在产业“春天”到来之际,车联网仍然面临多方面难题和挑战,迫切呼唤着政府、产业界、科研界等多方位的跨界协同。

 

UBI车险步入启动期

UBI车险(Usage Based Insurance)是车联网产业的重要组成,是指对驾驶里程、驾驶时间、驾驶行为习惯等综合分析并判定驾驶员的安全风险等级,从而提供差异化的保险。使用UBI车险的智能网联终端,能让简易事故8分钟撤离现场成为可能。目前,我国UBI市场规模已接近百亿元,未来将迎来800亿到3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介绍,从2013年开始,UBI车险模式在我国就已经受到业内广泛关注,但由于政策约束、技术落后等原因,直到现在也没有太多保险公司推出UBI相关产品。然而,随着新开展的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的改革,UBI车险在我国正迎来“生根发芽”的机遇。

 

“我国UBI车险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副教授郭迟分析,长期以来,我国保险公司无法对车险费自主定价限制了UBI车险的推广。中国保监会2015年发布《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核心内容就是把定价权交给保险公司,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从而打破了UBI市场最大的政策掣肘,布局已久的UBI产品将进入集中爆发期。

 

“同时,支持UBI模式的各方面软硬件基础技术已趋成熟。国内外保险公司和互联网跨界创业公司等多方势力纷纷涌入UBI车险市场,令UBI前景看好。”郭迟说。

 

比如,中国人保联合腾讯公司推出“i车生活平台”,推进车险的车联网化。百度、阿里巴巴也早已对车险市场“虎视眈眈”。百度在2015年联合9个汽车品牌推出我国首个跨平台车联网解决方案CarLife。许多国际知名保险企业也开始进军中国UBI市场,比如欧洲UBI领域排名第一的Risk Technology集团成立芮锶钶(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试图提前抢占中国市场。

 

“发展UBI车险能够提高车险企业的综合效益,有效解决车辆保险欺诈等行业顽疾,提升交通违法监管水平和事故处理效率,促进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推广,带动车载后市场等‘互联网+’新兴产业的发展。”郭迟说,根据易观智库2015年最新市场调查问卷结果,70%以上的车主用户表示对UBI产品感兴趣,市场动力强劲。

 

面临挑战亟需多方联动

会上,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藏红涛坦言:“目前车联网领域‘信息’的边界还比较模糊,研发时对哪些信息可用,哪些不可用并不是特别清楚,这让科研人员束手束脚,制约了创新。希望能尽快出台相关标准,明确界定。”

 

《经济日报》记者发现,与会专家都十分强调车联网产业的系统性,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多方联动和协同创新。“我国在交警、保险、交通等领域的资源比较分散,数据协同能力不足。在车联网感知能力上,感知手段少,感知精度低,同时缺少相关标准规范。”相关专家建议,应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多方联动,联合启动面向道路交通执法与远程取证、定责定损的高精度定位+地图数据等方面的标准研究。同时,应该在武汉、无锡、宁波等北斗、交通、保险应用及改革示范区开展智能交通产品规模化应用。

 

专家认为,只有多方联动才能进一步加快车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高效发展。以UBI为例,它能否与广泛的汽车后服务企业对接,与保险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对接,能否适时、快速、有效地推出各类UBI新产品及新服务,都是考验整体系统的重要指标。

 

据了解,美国作为最先试水车联网的国家,其保险业在整个UBI产业链中占主导地位,由保险公司制定UBI商业模式。大部分的美国保险公司都具备独自收集数据的能力,不依赖第三方服务方,从而决定了他们推广UBI的高效率。

 

“车联网的推广肯定会增加客户网络流量的使用。我们也希望网络运营方能够在相关资费上有倾斜和优惠,共同推动车联网的发展。”藏红涛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推动“互联网+智能交通”,加快车联网产业发展,亟需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顶层要把带动性应用规划部署好,在底层要夯实技术根基,在信息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上必须实现自主。

 

筑牢车载信息安全防线

“系统越开放,风险随之也会增加。”安天实验室高级工程师陈家林指出,来自服务器、通信系统、车载系统、手机应用等方面的漏洞都可能成为车联网的安全隐患。菲亚特克莱斯勒美国公司2015年曾召回约140万辆存在软件漏洞的汽车,因为黑客通过连环漏洞对汽车控制系统实现了远程攻击。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认为,“车联网领域安全问题的解决不能靠单个的技术、单一的主体,而是需要系统的、整体的应对方案。而且这种安全是发展中的安全,不是静止的安全”。

 

陈家林建议,政府应该出台车联网软件体系安全技术规范,实现汽车入网检测,大力推广国产安全芯片。“传统车厂和互联网安全公司缺乏信任基础,无法建立实质合作。希望由政府和高校牵头成立联合平台,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研究开发,解决车联网带来的信息安全挑战。”陈家林呼吁。

 

“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让汽车厂商面临空前的车载信息安全威胁。我们迫切需要在借鉴国内外产业发展经验的同时,加紧完善我国车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切实保障人们的权益和安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龚洁中博士认为,应该联合整车制造、汽车电子、汽车软件、通信运营、服务集成等领域单位,开展车载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和标准化需求的进一步调研,加快车载信息安全关键标准的研究制定。此外,应该开展车载信息安全技术标准测试验证,建立第三方车载信息系统安全性检测平台,为我国市场上现存的车载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提供各项检测服务并出具权威检测报告。

 

新闻来源:(经济日报记者 董碧娟)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0755-26719988(工作日) 扫描微信